何为木材蓝变?
木材蓝变通常指木材出现的所有边材变色,蓝变是木材变色的一种总称。除变为蓝色外,还包括其他颜色的变化,如黑色、粉色、绿色等。蓝变在针叶材和阔叶材中都能发生,但是通常只发生在边材。在一定条件下,蓝变多发生在锯材的表面和原木的端头。若条件适宜,蓝变菌可从木材表面渗透到木材内部,导致深层变色。浅色木材更易受蓝变菌的侵害,如橡胶木、红松、马尾松、柳按、枫木等。蓝变会导致木材结构的损失,严重的话会使木材外观、强度、耐腐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经济价值。
木材蓝变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 水分
只有当木材含水率高于20%时,变色真菌等微生物才能繁殖、生长。因此,采伐后的木材若能立即干燥到含水率为20%以下,而且在加工和使用中始终将含水率保持在20%以下时能有效防止蓝变。
2. 温度
木材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生长,并有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和最低生长温度。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0℃、高于35℃,真菌生长的速度都较慢。因此夏季是真菌最易生长的季节。低温(寒冷)不能致死真菌,只能起到抑制作用,使其休眠。高温(如窑干、高温灭菌)可杀死木材中的真菌。
3. 营养物质
各种木材真菌所需的最适宜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但是,所有真菌都能从木材中得到它们所需的营养物质。木材中的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和单糖是蓝变菌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另外,木材中的微量物质(无机盐、氨化合物等)也是真菌生长所必需的,但需要量极少。由于橡胶木中的淀粉和单糖含量比其他木材高很多,因此比其他木材更容易发生蓝变。
(插播科普:橡胶木跟橡木是两回事:橡胶木以国产、泰国产居多;橡木则主要产自北美洲,有红橡、白橡之分,经济价值远高于橡胶木。)
4. 氧气
大多数真菌都是好气菌,必须在有氧气的状况下才能生长。但是,其实它们所需的氧气量很少,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1%时,真菌就能生长,因此,用隔绝空气(氧气)的办法来控制蓝变菌的生长是不现实的。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木材蓝变呢?
1. 砍伐后,原木尽快锯解加工
因为变色菌和霉菌危害新鲜原木、新鲜锯材、未干燥和半干燥板材,因此采伐后的原木应尽快锯解加工,以减少生物因子侵害原木端头(新鲜表面)的可能性。
2. 加工后的木材应尽快干燥
原木锯解加工制成锯材后,裸露出的新鲜木材表面增加,其含水率正适合变色菌的繁殖、生长,因此应尽快将木材干燥。
3. 及时用防变色药剂进行处理
如果砍伐后的原木不能及时进行锯解加工,而又是容易蓝变的树种(如橡胶木、某些松木、枫木等),则需进行防蓝变处理。
如果原木锯解后的锯材不能及时进行害干,或在窑干前进行气干(即自然干燥、风干),则应及时用防蓝变剂处理。
a. 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
原木的处理方法很简单,将防蓝变剂喷淋到原木端头即可。在树皮剥落的部位,也要喷淋防蓝变剂,以防止蓝变菌从边皮部位侵人木材。
b. 防蓝变/防霉的处理量
木材用防蓝变/防霉剂处理,处理量通常以木材的面积来计算。因此,处理量与木材尺寸、药剂的使用浓度等相关。以木材的尺寸为200*10*5(cm) 为例,每根木材的面积为:(2 *0.1)* 2+(2 * 0.05)* 2+(0.IX 0.05)* 2=0.61m³,每m³木材为100根,总面积为61㎡。
c. 木材的后处理
防蓝变/防霉处理后,必须用适当的堆垛和干燥方法,以避免木材二次变色。应将处理后的木材码放在通风良好,且防雨的地方,例如气干棚,以防止雨水淋湿木材。同时这也有助于减少干燥缺陷,如开裂、扭曲等。
如果木材已经变色,防蓝变药剂不能将变色除掉,但是,防蓝变药剂可防止真菌在未变色的木材上的移殖(形成菌落)和生长。
已蓝变的木材是没办法彻底恢复的,所以在高温夏季避免木材蓝变造成经济损失的最根本的方法还是不要囤积,尽快卖货!